香港虛擬資產場外交易(“VA OTC”)監管框架前瞻:現狀、規劃與挑戰
香港虛擬資產場外交易(“VA OTC”)監管框架前瞻: 現狀、規劃與挑戰 香港部分未受監管的加密貨幣場外交易(OTC)找換店被犯罪集團利用,通過泰達幣(USDT)等穩定幣隱匿資金流向,成為洗錢、詐騙的溫床。據且部分商家透露,某些找換店無需實名登記即可完成大額現金與加密貨幣的兌換,甚至教導如何通過個人電子錢包避過監管。這一現象凸顯現行監管框架的不足,也促使政府加速推進虛擬資產OTC的發牌制度。 近期亦有客戶詢問香港虛擬資產OTC監管進展,目前相關制度尚未正式實施,但根據政府已公布的立法諮詢文件及政策表態,其監管方向與細節已逐漸清晰。如未來監管制度明確,我們會及時協助客戶提供對應的諮詢服務。以下結合公開資訊與政策動向,分析香港虛擬資產OTC監管的規劃與潛在影響。 一、香港虛擬資產OTC監管的立法背景與目標 填補監管空白: 香港自2023年6月起實施「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發牌制度」,但僅針對中心化交易平台(如幣安、OKX等),場外交易(OTC)服務長期游離於監管之外。由於OTC服務門檻低、匿名性高,成為洗錢、詐騙的高風險領域。例如2023年的JPEX事件中,無牌OTC平台被用作資金轉移工具。 **請參閱eDon市場資訊 – JPEX追討賠償資產獲判勝訴** 政府因此提出修訂《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AMLO”),將所有以業務形式提供虛擬資產與法幣現貨交易的OTC服務納入發牌監管,目標是實現「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 **請參閱 有關規管虛擬資產場外交易的立法建議 – 公眾諮詢** 國際合規壓力: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於2023年修訂國際反洗錢標準(Recommendation 15),明確要求各國監管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需確保其監管框架與國際接軌 **更多詳情請參閱 – 2023年修訂國際反洗錢標準** 二、擬議監管框架的核心內容 (i) 發牌制度與監管機構 監管機構:香港海關將擔任發牌及監管機構,負責審批牌照、合規檢查及執法。 發牌對象:所有在香港以業務形式提供虛擬資產與法幣現貨交易的實體(包括實體店、自動櫃員機、線上平台)。 豁免範圍:已持VASP牌照的平台、持牌法團、銀行及未來受金管局監管的穩定幣發行人。 (ii) 合規要求 KYC與AML:持牌人需遵守《AMLO》
中國新反洗錢法加嚴對香港有什麼影響?
中國新反洗錢法加嚴對香港有什麼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06年10月31日通過,並由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24年11月8日修訂,旨在防範和打擊洗錢及相關犯罪活動,例如販毒、組織犯罪、恐怖主義融資、走私、貪污、金融詐騙和其他犯罪行為。修訂後的法例於2025年1月1日生效。 1. 修訂後額外條款包括: 非金融機構的納入 新《反洗錢法》將反洗錢義務擴展到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以及貴金屬和寶石交易商等必須遵守與金融機構相同的嚴格標準。 加強客戶盡職調查 法律強調建立全面的“客戶盡職調查制度”,包括識別並核實客戶及其受益所有人的身份,瞭解建立業務關係和交易的目的,並在高風險情境下審查資金的來源和用途。 報告要求 實體和個人必須配合反洗錢調查,協助金融機構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向相關當局報告任何可疑的洗錢活動。 受益所有人資訊管理 新法規要求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維護、更新並準確提交受益所有人資訊,提高透明度並符合國際標準。 2. 勤業眾信(Deloitte & Touche)-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 (i) 合規成本增加:多數非金融機構尚未建立充分的反洗錢管理系統,新《反洗錢法》將迫使它們進行大量補強工作,增加管理成本。(ii) 跨境業務考慮:與中國大陸實體有業務往來的香港金融機構在進行跨境交易時可能需要遵守中國的反洗錢法規,包括對大陸客戶進行盡職調查和遵守報告要求。(iii) 家族企業傳承的影響:對於在中國大陸擁有股權和房產的個人,新《反洗錢法》增加了家族企業傳承中的複雜性,如借名安排和資金流動問題。建議提早規劃並諮詢稅務、法律和金融專家以降低相關風險。 更多詳情請參閱勤業眾信:中國大陸新反洗錢法2025年元旦上路 3. 對香港的影響 中國新的反洗錢法規的管轄範圍確實包括在中國大陸內運營的實體和金融機構,並可能根據情況涵蓋像香港這樣的地區。香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運作,這意味著它擁有獨立於中國大陸的法律和監管框架。香港金融機構由當地當局(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並受到香港當地反洗錢法律的約束。 然而,如果業務直接與中國金融機構相關或涉及中國監管範圍內的活動(例如,促進涉及中國客戶的交易或使用中國金融系統),則香港機構可能需要遵循某些中國反洗錢
億東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加“第三屆澳琴現代金融發展趨勢與金融科技座談會”
億東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與“第三屆澳琴現代金融發展趨勢與金融科技座談會” 我們很榮幸受邀參加由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與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合辦的“第三屆澳琴現代金融發展趨勢與金融科技座談會”。 “金融+科技”是推動現代金融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大灣區金融科技的創新必將引領現代金融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為大灣區贏得獨特優勢和發展機遇,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億東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王陶浚先生在會上就“引領金融合規與風險管理新紀元”主題,與大家分享了金融科技在合規與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們對所有與會者的積極參與和寶貴提問表示衷心感謝,並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再次與大家相聚,交流有關金融科技與合規的最新見解! **澳琴金融科技座談會 專家共論發展機遇**
2024年釣魚攻擊激增及2025年五大網絡安全風險
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2024年釣魚攻擊激增及2025年五大網絡安全風險 2024年,香港網絡安全形勢嚴峻,尤其是網絡釣魚攻擊的增長顯示出網絡犯罪活動的日益猖獗。根據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最新公布的報告,過去一年該機構處理了1.25萬宗保安事故,其中超過62%為網絡釣魚案件,比去年增加了1.08倍,是過去五年來的最嚴重情況。與此同時,針對這些攻擊的惡意鏈接數量更達到4.8萬條,較去年激增了1.5倍。 網絡釣魚攻擊的主要目標集中在銀行、金融及電子支付領域,這些行業無疑成為黑客攻擊的重點。社交媒體、即時通訊軟件、電子商貿平台、科技企業及公共服務等也同樣面臨巨大安全威脅。 2024年,惡意軟件的數量大幅上升,增幅達到4.8倍。大多數的惡意軟件攻擊針對智能裝置,尤其是木馬病毒,這些病毒通常偽裝成正常應用程式,誘使用戶下載並安裝,從而竊取敏感資訊或破壞設備功能。 HKCERT發言人陳仲文表示,隨著網絡安全威脅的日益加劇,企業與個人都應該加強對網絡風險的認識與防範措施。他建議,除了要設立適當的網絡應變措施,還應該配置有效的安全防護工具,並定期進行保安審計和滲透測試,以保障數碼資產的安全。 2025年五大網絡安全風險 在2024年經驗的基礎上,HKCERT分析並預測了2025年網絡安全的五大風險: 1. 第三方風險上升 企業與外部合作夥伴的聯繫,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2. 大型語言模型資料外洩與投毒風險: AI技術的應用可能成為黑客進行資料外洩或注入惡意代碼的渠道。 3. 人工智能助長網絡攻擊及詐騙: AI技術的發展使得攻擊者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詐騙活動。 4. 關鍵基礎設施網絡攻擊增加: 水電、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將成為攻擊的重點。 5. 物聯網(”IoT”)技術的安全風險: 隨著IoT設備普及,這些設備成為了攻擊者的潛在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HKCERT對8種不同品牌的數碼顯示屏進行了安全測試,發現20個安全漏洞,其中有10個屬於高風險級別,急需修復。為此,HKCERT提出了六大保安建議,包括加強系統及軟件安全、網絡安全、實體保安、數據保護政策、安全內容管理以及安全帳戶管理等。**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原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 數碼顯示屏潛在風險增 ** 結論 網絡安全問題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挑戰。隨著網絡攻擊手段的日益
香港海關偵破未註冊鑽石交易案件 一名公司董事被捕
香港海關偵破未註冊鑽石交易案件 一名公司董事被捕 香港海關於2024年1月2日成功偵破一宗涉及未註冊鑽石交易的案件,並拘捕了涉案公司的一名董事。該公司未經註冊進行多宗金額逾12萬港元的鑽石交易,這不僅違反了香港的法律規定,也暴露出一些貴金屬及寶石業務經營者對監管規範的忽視。 根據香港海關的報告,該公司在沒有依照《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所要求的註冊情況下,進行了數宗總額超過12萬港元的鑽石交易。所有在香港從事貴金屬及寶石交易的商業活動,如果涉及12萬港元或以上的交易金額(無論是現金還是非現金支付),均需向海關註冊。 涉及的董事被捕後,已獲准保釋,但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海關強調,任何未註冊的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無論其業務規模大小,都不應忽視這一法律要求。根據法律規定,未註冊進行大額交易者將面臨最高10萬元港幣罰款及最多6個月監禁的處罰。 海關提醒所有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註冊過渡期已經結束,所有業務必須在獲得註冊後才能進行金額為12萬港元或以上的交易。如果您不確定是否需要註冊或如何進行註冊,建議儘早聯繫專業的合規顧問,避免因違法交易而承擔高額罰款和刑事責任。 《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監管制度》簡介 所有涉及貴金屬和寶石業務的公司和個人,必須遵守香港特區政府於2023年4月1日實施的新規範,即《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監管制度》。該制度要求所有在香港經營貴金屬及寶石交易,並進行12萬港元以上交易的商家必須註冊,並接受海關的監管。 註冊類別 交易方式 A類註冊人 非現金交易 B類註冊人 現金交易及非現金交易 **更多關於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註冊的資訊,請參考天匯合規網站上的詳細指引** 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第615章)的要求,未經註冊的交易不僅涉及法律風險,還可能引發洗錢和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等金融犯罪問題。所有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在進行大額交易前,必須先向香港海關註冊,以確保合規經營。 為什麼需要監管? 貴金屬和寶石,尤其是鑽石、金、銀等高價值商品,往往成為洗錢、資金籌集和其他非法活動的工具。由於這些交易通常金額巨大且難以追蹤,若缺乏有效的監管,將容易成為金融犯罪的溫床。這一註冊制度旨在提高對貴金屬和寶石交易的監管透明度,確保該行業避免用作洗錢、資金籌集等非法活動的渠道。 如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協助完成註冊過程,請隨時聯繫我們。我們提供專業的合規顧問服務,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