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調整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規則 - 新草案徵求意見稿

在當前全球反洗錢國際評估壓力下,中國需不斷完善相關制度,以符合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國際標準。
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近日發布資訊,標誌反洗錢(AML)監管進入更精細化階段。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及中國證監會聯合公佈《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及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紀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相較2022年暫緩實施的反洗錢規則,本次意見稿帶來顯著調整,取消個人辦理單筆5萬元(人民幣)以上現金存取業務需「瞭解並登記資金來源或用途」的強制要求。
此舉象徵中國金融監管模式從簡單閾值管理轉向「以風險為本」的精準策略,旨在提升監管效率並聚焦高風險領域。
主要變化與影響
- 取消現金存取登記要求:
以往規則要求金融機構對單筆5萬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進行資金來源或用途登記,此次意見稿移除此項硬性規定,減輕一般客戶負擔,同時避免過度幹預日常交易。
- 保留特定業務盡職調查:
雖然現金存取登記放寬,但對於現金匯款、實物貴金屬買賣等單次交易金額超過5萬元的業務,金融機構仍須開展客戶盡職調查,包括登記客戶身份基本資訊,並留存有效身份證件複印件或影印件。此舉確保高風險交易得到嚴格把關。
- 強化高風險領域措施:
意見稿新增多項針對性條款,包括禁止高危險場景簡化程式、緊盯特定敏感人群(如政治人物(PEPs)或高風險個體(HRC)),以及嚴控高風險地域關聯交易。這些調整並非監管放鬆,而是更注重風險識別與防控,助力金融機構精準應對洗錢及恐怖融資威脅。
此調整反映中國反洗錢監管與國際標準接軌,強調風險評估而非一刀切。金融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士需及時更新內部合規流程,以適應新規則,確保業務合規並降低潛在風險。
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5年9月3日,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或傳真等方式提交建議。
1. 通過電子郵件將意見發送至fxqzqyj@pbc.gov.cn。郵件標題請注明“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字樣。
2. 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30號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郵編:100800),並請在信封上注明“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字樣。
3. 將意見傳真至:010-88091712。
如欲瞭解更多,請瀏覽 :
東查查(Screen-X AML)- 您的合規夥伴
在全球金融監管日益嚴峻的環境下,金融機構及指定非金融業人士應加強AML/CTF(反洗錢及打擊恐怖融資)合規管理,以應對不斷演變的風險挑戰。
東查查(Screen-X AML)是專為金融機構及指定非金融業人士設計的篩查系統,旨在簡化AML/CTF合規流程,尤其適用於處理高風險交易如實物貴金屬買賣及跨境匯款。主要功能包括:
- 即時監控全球高風險數據:涵蓋超過500萬條制裁名單、2億份企業信用報告,以及24小時更新的政治人物(PEP)動態,確保合規審查的全面性與即時性,特別針對高風險地域及敏感人群。
- 全流程自動化審查:通過自動化技術大幅降低合規成本與人為錯誤,提升運營效率,助力機構精準識別風險而非依賴簡單閾值,適應「以風險為本」的監管趨勢。
- 支援中小企業輕鬆合規:以有限資源實現高效風險管理,讓中小企業也能輕鬆滿足監管要求,包括客戶盡職調查及記錄保存。
東查查系統透過簡易的操作介面與世界知名的資料庫,協助金融機構精準滿足反洗錢監管要求。系統設計兼顧不同規模和行業的合規需求,可隨業務成長靈活擴展。我們亦會提供客製化方案,並開放API介面與客戶現有系統無縫對接,確保合規流程的連貫性。
若有任何疑問或需更多資訊,歡迎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