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罰款三銀行違反反洗錢條例:總額達1,620萬元

1. 概述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HKMA”)於2025年7月22日宣布,對三家銀行因違反《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香港法例第615章)而處以罰款,合共罰款1,620萬港元。此舉旨在強化業界對反洗錢(AML)及反恐融資(CFT)措施的重視,特別強調交易監察系統的效能。
金管局助理總裁(法規及打擊清洗黑錢)陳景宏表示:「有效的交易監察措施讓銀行能及時識別和舉報可疑交易,因此是銀行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管控措施中的重要一環。銀行管理層應確保銀行備有妥善的交易監察系統及流程,並在發現缺失時迅速糾正。」
2. 執法行動詳情
根據金管局公告,三家銀行因交易監察機制缺失及管理監督不足而遭罰。具體如下:
銀行名稱 |
罰款金額(港幣) |
主要違規事項及監管缺失 |
Indian Overseas Bank, Hong Kong Branch “IOBHK” |
850萬 |
交易監察機制存在重大缺失、管理層對AML/CFT管控措施監督不足,未能建立及維持有效的程序來持續監察客戶業務關係。 此外,被命令進行過往交易回顧並制定補救計劃。 |
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BCOM(HK)” |
400萬 |
未能將某些類別交易載入共用交易監察系統,從而削弱系統識別潛在可疑活動的效能。 |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 “BCOM Hong Kong Branch” |
370萬 |
同樣未能將特定交易類別載入共用監察系統,影響系統整體效能。 |
金管局在決定罰款時,考慮了調查結果的嚴重性、向業界傳遞阻嚇訊息的需要、各銀行已採取的補救措施,以及其過往無相關紀律處分紀錄等因素。
**更多詳情可參閱金管局 – 官方新聞稿**
3. 為何交易監察如此重要?
交易監察(Transaction Monitoring)是金融機構反洗錢體系的核心,能透過實時或定期分析客戶交易數據,識別異常模式,如大額不明資金轉移、重複小額交易,或與高風險地區相關的活動,從而及早偵測潛在洗錢或恐怖融資風險。
其重要性體現於以下幾點:
- 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有效監察能防止非法資金流入,保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避免系統性風險。
- 合規成本管控:如本次事件所示,監察系統缺失可能導致巨額罰款及聲譽損害。金管局等監管機構日益嚴格要求銀行維持高效的AML程序。
- 風險管理:在全球化背景下,交易量龐大,手動監察難以應對。自動化系統能提升準確性,減少誤報,並提供可稽核的記錄。
- 保護客戶與社會:及時偵測可疑活動不僅符合法規,防止犯罪分子利用銀行系統,間接保障公眾利益。
4. eDon AML Trans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 強化交易監察的解決方案
在數位化時代,金融機構若忽略交易監察的升級,將面臨更大合規挑戰。本次執法行動提醒業界,投資於可靠的監察系統是必要之舉。
eDon推出AML Trans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eDon TM”),協助金融機構提升交易監察效能。該系統支持多種產品類型,包括股票 (香港交易所、滬深交易所、美國、全球股票)、期貨與期權 (全球)及其他相關產品。
eDon TM系統的優勢
- 提升效率:輕鬆處理大量數據,快速識別可疑活動。
- 降低成本:自動化流程,減少人工操作及相關成本。
- 減少錯誤:降低監控及報告中的人為錯誤。
- 標準化控制:強化並標準化內部控制,確保運營一致性。
- 無縫整合:提供與其他主要系統的API整合,實現連貫運營環境。
- 本地支持:提供本地技術支持,確保快速解決問題及系統持續運行。
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 – eDon AML Trans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